时间:2024-01-19 10:21:04 作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释:

屠夫:晚归时遭遇狼群并陷入困境;狼:顽强追逐屠夫,一只假装睡觉欲从后方袭击;骨头:屠夫用来诱敌的工具;困境:屠夫面临着前后夹击的危险

大意:

诗词讲述了一个晚归的屠夫遇到两只狼的故事。屠夫为了保护自己,投掷剩下的骨头。一只狼停下来吃骨头,但另一只狼仍然追赶。屠夫不断投掷骨头,后面的狼停下来,前面的狼又赶上来。当骨头用尽时,两只狼依然并驱不止,屠夫陷入了困境。他看到野地里有一座麦场,场主在堆积着柴火的麦场上遮蔽成丘。屠夫倚靠在堆柴火下,松开担子拿起刀。狼不敢靠近,眼神警惕地对视。过了一会,一只狼离去,另一只狼坐在前方。经过一段时间,它的眼睛似乎闭上了,意志变得非常放松。屠夫突然起身,用刀砍断了狼的头颅,再用几刀将其击毙。正准备离开时,他转身看到麦场后面有一只狼藏在柴火里,意图从后方袭击。狼已经半身进入,只露出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它的腿,也将其击毙。屠夫才意识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用来诱敌。狼也很狡猾,但最终两只狼都被屠夫击毙了。禽兽之变,诈术何其多也,只增添了笑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归的屠夫在途中遭遇两只狼的故事。屠夫为了保护自己,不断投掷剩下的骨头来分散狼的注意力。然而,两只狼都非常狡猾,一只假装睡觉欲从后方袭击。最终,屠夫通过巧妙的计策成功击毙了两只狼,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整首诗通过禽兽之变,诈术的揭示,表达了讽刺和笑料的意味。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士龄,号笠泽,山东淄博人,清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学家,尤以撰写《聊斋志异》而知名。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之一,作品风格恢宏奇特,富有奇幻色彩,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黑暗面。此外,蒲松龄还著有《笔谈》、《醒世恒言》等著作,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