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吞蝗》 吴兢

时间:2024-02-14 02:35:01 作者:吴兢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注释:

观二年 - 目睹二年的景象; 京师旱 - 京城遭受干旱; 蝗虫大起 - 蝗虫大量繁殖; 太宗 - 唐太宗李世民; 禾苗 - 指庄稼的苗子; 百姓 - 指民众; 过 - 错误; 一人 - 一个人; 灵 - 有灵性; 蚀我心 - 心生疑虑; 无害 - 不会伤害; 吞之 - 吞下蝗虫

大意:

太宗在京师旱灾时,亲自检查禾苗,看到蝗虫肆虐,他决定吞下蝗虫以转移灾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面对蝗虫灾害的决策。太宗看到蝗虫吃掉了禾苗,认为这是对百姓的伤害。他决定吞下蝗虫以转移灾害。这展示了太宗的担当精神和为百姓着想的态度。

作者简介:

吴兢(1900年-1979年),字渊斋,江苏江阴人,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民主人士。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文科系,后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回国后曾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校任教,是中国现代教育界的开拓者之一。吴兢主张新教育,反对科举制度,提倡实用主义,主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吴兢的散文作品以鲜明的个性、锐利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而闻名,代表作有《共和国的树》、《青春的琴弦》等。他还翻译了一些西方文学作品,如《红与黑》、《巴尔扎克传》等,被誉为中国翻译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吴兢在文学评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学评论作品集有《吴兢批评文集》。吴兢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中国现代教育、文学、翻译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