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伯对桓公问

时间:2024-02-27 06:39:01 作者:左丘明

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选自《国语》)

注释:

周弊:指周朝的问题;民之所欲:人民的愿望;高明昭显:高尚明显的品质;谗慝暗昧:谗言恶言暗昧;角犀丰盈:珍贵而丰满的财富;顽童穷固:愚蠢而贫困的人

大意:

根据提供的诗词,诗词的大意是:国王舍弃了和谐与统一,追求同一,导致社会出现各种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周朝的现状进行描述,指出国王追求同一而放弃和谐的问题。诗词中提到了古代君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混合,以形成百物的做法,强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然而,国王舍弃了这种做法,导致社会出现了各种问题。诗词通过对古代社会的批判,呼吁国王重新追求和谐统一,以解决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