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三则

时间:2024-01-19 10:21:00 作者:蒲松龄

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注释:

屠人: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面对狼群表现出机智和智慧;狼:象征着危险和挑战;肉:屠人手中的财物,引起狼的贪婪;树:屠人将肉悬于树上,制造了幌子;刃:屠人示刃给狼看,展示自己的威严和能力

大意:

诗词讲述了屠人遭遇狼群的故事,通过屠人的智慧和机智,成功化险为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屠人遭遇狼群的情景。屠人智慧地利用空担和钩刺的策略,成功将狼吓退,保住了自己的财物。诗中通过屠人的机智和决断力,表现出人在危急时刻的智慧和应变能力。同时,诗中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该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士龄,号笠泽,山东淄博人,清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学家,尤以撰写《聊斋志异》而知名。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之一,作品风格恢宏奇特,富有奇幻色彩,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黑暗面。此外,蒲松龄还著有《笔谈》、《醒世恒言》等著作,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