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 佚名

时间:2024-02-09 06:51:02 作者:佚名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注释:

厉王虐待国民;召公告诉王民不满;民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天子听政,各类人献诗歌、曲艺、书籍、箴言、赋诗、诵读、谏言;民众言论如同山川,财富由此而来;言论的宣扬可以使善事兴盛;行善备好失败,财富和生活来源;民众的思考通过口中宣扬并实施;王不听从,国人不敢再言;三年后,王被放逐到彘国。

大意:

这首诗描述了厉王的残暴统治和国人对他的诟病。召公告诉王,民众已经无法忍受了。王生气,找到卫巫监视诽谤者,并将其杀死。国人们不敢言语,只能以目光表达不满。王以此为乐,称赞自己能平息诽谤之声,却不敢言。召公指出这是不对的。防止民众言论不如防止洪水泛滥,洪水泛滥会造成更多的伤害,民众亦如此。所以治理河川要决堤引导,治理民众要宣传使其言论自由。因此,天子执政时,让公卿、士人献诗歌,盲人献曲艺,史官献书籍,师傅献箴言,瞽者献赋诗,朦胧者诵读,各行业人士献谏言,普通人传达言语,近臣提出规劝,亲戚进行补察,盲人和史官进行教导,老人和艾草加以修养,然后王才能斟酌处理。这样做可以使事情顺利进行而不会出错。民众的言论如同土地的山川一样重要,财富就是由此而来;就像土地的原野湖泽肥沃一样,食物和衣物就是由此而生。言论的宣扬可以使善事兴盛。行善并且备好失败,这是财富、食物和衣物充足的原因。人民的思考在心中,通过口中宣扬,实施并执行,又怎么能封锁呢?如果封锁了他们的口,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王不听从,于是国人们不敢再开口。三年后,王被放逐到彘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厉王的暴虐统治以及民众对他的谴责。召公告诉王,民众已经无法忍受了。王愤怒,找到卫巫监视诽谤者,并将其处死。国人们不敢开口,只能以目光表示不满。王对此感到满意,自称能够平息谤言,但却不敢言。召公指出这是错误的。防止民众言论不如防止洪水泛滥,洪水泛滥会造成更多的伤害,民众也是如此。因此,在天子执政时,公卿、士人献诗歌,盲人献曲艺,史官献书籍,师傅献箴言,瞽者献赋诗,朦胧者诵读,各行业人士献谏言,普通人传达言语,近臣提出规劝,亲戚进行补察,盲人和史官进行教导,老人和艾草加以修养,然后王才能斟酌处理。这样做可以使事情顺利进行而不会出错。民众的言论如同土地的山川一样重要,财富就是由此而来;就像土地的原野湖泽肥沃一样,食物和衣物就是由此而生。言论的宣扬可以使善事兴盛。行善并且备好失败,这是财富、食物和衣物充足的原因。人民的思考在心中,通过口中宣扬,实施并执行,又怎么能封锁呢?如果封锁了他们的口,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王不听从,于是国人们不敢再开口。三年后,王被放逐到彘国。这首诗以王的暴虐统治为背景,探讨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以及防止对民众言论的封锁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