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时间:2024-01-19 10:20:33 作者: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注释:

泰山之阳指的是泰山的阳光,汶水西流指的是汶水向西流去,其阴指的是泰山的阴影,济水东流指的是济水向东流去。阳谷皆入汶和阴谷皆入济意味着阳谷的水流都流入了汶水,阴谷的水流都流入了济水。南北分开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日观峰指的是泰山上最高的观日出的地方,位于长城南边十五里处。作者描述了自己乘风雪从京师出发,经过齐河、长清,穿越泰山西北谷,越过长城,到达泰安的经历。四十五里的路都是由砌石磴道构成,共有七千级台阶。泰山正南面有三个谷,中谷绕过泰安城下,被郦道元称为环水。作者从中谷进入,走了一半的路后越过中岭,然后再从西谷返回,最终登上了泰山的巅峰。古时登山是从东谷进入,途中经过天门。东谷是古称为天门溪水的地方,作者没有去过。现在作者经过中岭和山巅时,崖壁限制了道路,人们称之为天门云。路中迷雾冰滑,磴道几乎无法攀登。

大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乘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越泰山西北谷,越过长城,到达泰安的经历。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乘风雪来到泰山的壮丽景色。诗中通过阳光照在汶水上、阴影落在济水上的描写,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古长城、泰山的最高日观峰等地标,给人一种历史悠久、庄严肃穆的感觉。作者描述了自己乘风雪历经齐河、长清,穿越泰山西北谷,越过长城,最终登上泰山巅峰的艰辛过程,展现了作者对泰山的敬畏和探索的精神。整首诗词以泰山为背景,通过描写景色和旅程,展现了泰山的壮美和神秘。

作者简介:

姚鼐(1335年-1418年),字子侯,号虎溪,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书画家。他是明代初年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有《虎溪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