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逮狼》 蒲松龄

时间:2024-02-14 01:23:01 作者:蒲松龄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

两牧童: 发现狼穴的两个牧童;山: 牧童们所在的山地;狼穴: 狼的巢穴;小狼: 年幼的狼;谋分捉: 计划如何捉住狼;登: 爬上;树: 树木;相距数十步: 互相相隔数十步距离;大狼: 成年大狼;入穴失子: 进入穴中后失去了小狼;仓皇: 慌张;扭: 扭动;小狼蹄、耳: 小狼的蹄子和耳朵;令嗥: 引发嗥叫声;仰视: 抬头看;怒奔树下: 愤怒地冲下树;号且抓: 同时咆哮并抓向;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另一个树上继续引发小狼急鸣声;四顾: 四处张望;舍此趋彼: 放弃这边冲向那边;开始见之: 终于看到了小狼;号抓如前状: 再次咆哮并抓向;前树又鸣: 前面的树再次发出声音;转奔之: 转身冲向;奔渐迟: 跑得越来越慢;声渐弱: 声音逐渐变弱;奄奄僵卧: 最终僵卧不动;气已绝: 失去了生命

大意:

两个牧童发现了狼穴,尝试捉住小狼,却引来了大狼的追逐,最终大狼倒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牧童发现狼穴,尝试捉住小狼的故事。他们计划分别爬上两棵树来捕捉小狼,却引来了大狼的愤怒追逐。其中一个童子扭动小狼的蹄子和耳朵,导致小狼哀鸣,引起大狼的注意。大狼怒视树上的童子并冲下来抓向树,但另一棵树上的童子不断引发小狼急鸣声,大狼转而冲向另一棵树。这样的追逐往复多次,大狼越来越慢,声音也逐渐变弱,最终倒在地上不再动弹。童子从树上看着,大狼已经失去了生命力。这首诗通过描绘狼群间的捕食关系,表达了生命间的残酷和生存的竞争。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士龄,号笠泽,山东淄博人,清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学家,尤以撰写《聊斋志异》而知名。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之一,作品风格恢宏奇特,富有奇幻色彩,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黑暗面。此外,蒲松龄还著有《笔谈》、《醒世恒言》等著作,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