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论》 苏轼

时间:2024-02-19 06:25:01 作者: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注释:

非才之难,自用者难。贾生是王者的得力助手,却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等待。古之贤人,虽有才华,却未必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观贾生之论,即使是三代皇帝,也未必能超越。仲尼圣人历经天下之试炼,只要不是极度腐败的国家,都想扶持他。公孙丑问为何不高兴,孟子回答现在天下除了我还有谁呢?贾生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已经非常困难了。贾生要得到君主的支持,还需要得到大臣的帮助。贾生志向远大,但眼界狭窄,才华有余,见识不足。没有明智而明智的君主,无法充分发挥才能。贾生的愿望是让君主成为他的支持者,但他的才能却没有得到发挥。贾生的梦想是得到君主和大臣的支持,然后统治天下。贾生的心志高远,但能力有限,缺乏足够的见识。没有聪明而明智的君主,无法充分利用贾生的才能。贾生希望君主能成为他的支持者,但他的才能却未能得到发挥。贾生的志向很大,但才华有限,见识不足。没有聪明智慧、不为私利迷惑的君主,无法充分利用贾生的才能。贾生的愿望是让君主成为他的支持者,但他的才能却没有得到发挥。贾生的心志高远,但能力有限,缺乏足够的见识。没有聪明智慧、不为私利迷惑的君主,无法充分利用贾生的才能。贾生希望君主能成为他的支持者,但他的才能却未能得到发挥。贾生的志向很大,但才华有限,见识不足。

大意:

贾生是一位有志向的年轻人,希望得到君主和大臣的支持,实现自己的抱负。

赏析:

贾生是一位有志向的年轻人,希望得到君主和大臣的支持,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相信只要得到机会,他能够超越古代的贤人。然而,他的志向太过宏大,眼界却相对狭窄,缺乏足够的见识。他希望能够得到君主的赏识,但却未能得到发挥。贾生的愿望是让君主成为他的支持者,但他的才能却没有得到发挥。他的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贾生的梦想是得到君主和大臣的支持,然后统治天下。然而,他的才华有限,眼界狭窄,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贾生的志向很大,但才华有限,见识不足。他需要得到明智而明智的君主的支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无法实现自己的大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文化评论家、艺术理论家,被后世誉为“文学宗师”、“千古文宗”。他性情豪放,喜欢饮酒作诗,以豪放派词章著称。其作品包括诗、词、散文等,篇幅丰富,风格多样,涉及社会、人生、自然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苏轼的诗词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