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记》 苏轼

时间:2024-02-19 04:53:02 作者: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释:

国于南山之下: 国家位于南山下方

大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太守居住的地方位于南山下,与山融为一体。终南山是四周山中最高的,扶风是城市中最美丽的山。太守居住的地方没有山,但通过修建凌虚台,使得山景仿佛出现在他的居所之外。苏轼听后觉得这个台应该被命名为凌虚。然而,苏轼提醒太守,世事兴废变化无常,凌虚台可能也会毁灭。他与太守一同登台远望,看到东方是秦穆的祈年、橐泉,南方是汉武的长杨、五柞,北方是隋的仁寿、唐的九成。这些盛世虽然宏伟壮丽,却已经消失,变成了废墟。凌虚台也可能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人事兴废也是如此,来去匆匆。如果以此夸耀自己,那是错误的。世界上有其他更值得依靠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台的存在与否。

赏析:

该诗通过描述太守居住的地方和修建凌虚台的经历,探讨了事物的兴废变化和人事的无常。太守居住的地方原本没有山,但通过修建凌虚台,使得山景仿佛出现在他的居所之外。然而,苏轼提醒太守,世事兴废变化无常,凌虚台可能也会毁灭。他与太守一同登台远望,看到过去辉煌的盛世,如秦穆的祈年、橐泉,汉武的长杨、五柞,隋的仁寿、唐的九成。然而,这些盛世已经消失,变成了废墟。凌虚台也可能会遭受同样的命运。诗中表达了对于事物兴盛成败、人事兴废变化的思考。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自负,世界上有其他更值得依靠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台的存在与否。整体上,该诗以凌虚台的建筑为线索,通过对比过去的辉煌和现实的废墟,传达了对事物兴废变化和人事无常的思考。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文化评论家、艺术理论家,被后世誉为“文学宗师”、“千古文宗”。他性情豪放,喜欢饮酒作诗,以豪放派词章著称。其作品包括诗、词、散文等,篇幅丰富,风格多样,涉及社会、人生、自然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苏轼的诗词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